发布日期:2025-04-11 21:07 点击次数:104
下载杨方配资股票app
随着行业步入转型期,多家上市险企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表示,将大力推动分红险业务发展。同时,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4月9日,2025年以来保险行业新备案的185款人寿保险产品中,有71款为分红险,占比为38%,较2024年全年上升10个百分点。
受访专家表示,分红险的弹性收益机制可以帮助险企在降低刚性兑付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持产品的吸引力,因此受到保险行业的青睐和关注。
有助于降低刚性负债
分红险,即分红型保险产品,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分红业务实际经营成果优于评估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身保险产品。自2025年“开门红”以来,新上市的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越来越多。近日,多家上市险企在去年年报和业绩发布会上表态,要大力推动分红险销售。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持续丰富面向不同客群的分红型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养老教育方面,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丰富个养产品体系;强化分红业务推动,助力浮动收益产品突破。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总裁、首席财务官龚兴峰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优化产品结构,把推动分红险转型放在一个战略高度进行,持之以恒,抓实、抓细、抓好。新华保险2024年年度报告也显示,公司积极抢抓行业复苏发展机遇,优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步伐,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上市公司加大对分红险的销售力度,与分红险“固定+浮动”的收益机制有关。其中,固定收益与分红险的预定利率相关。根据监管规定,2025年至今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2.0%,而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调整为2.5%。这意味着,分红险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降低刚性负债的空间。而分红险的浮动收益则与险企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收益密切相关。根据监管规定,保险公司为各分红保险账户确定每一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时应当遵循普遍接受的精算原理,并符合可支撑性、可持续性原则,其中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红险的预定利率较低,有助于险企降低其刚性成本。在考虑预期分红的情况下,其收益率有可能高于传统保险产品,从而提高其吸引力。
华西证券非银分析师罗惠洲也表示,2025年寿险行业加速向高质量转型,分红险成为开门红核心抓手。面对利差损压力及监管政策引导(如鼓励开发长期分红险、支持浮动收益型产品等),上市险企全面转向分红险以降低刚性兑付成本。
预计分红险占比持续提升
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称为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随着监管政策的引导、行业转型的驱动,提升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预定利率持续下降的基础上,分红险在公司产品结构的占比会持续增加。从全行业平均水平来看,预计分红险占比会在50%以上,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符合预期。
多位上市险企高管表示,将持续提升分红险销售能力。郭晓涛表示,随着预定利率的持续下调,分红险的利润边际也将提高,更重要的是分红险能否给客户、公司带来足够的收益,取决于投资回报能力。“从中国平安现在的投资回报业绩以及整个投资组合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今年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的客户在分红险上带来超越市场平均的投资回报,进一步增强分红险的竞争力。”
龚兴峰表示,进一步打造产品综合竞争力,丰富产品组合的功能,有力地支持分红险转型。
展望未来,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险企推进分红险销售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优化久期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情况、适配客户需求。今年下载杨方配资股票app,上市险企在负债端有望延续高质量增长。